以往的课程讨论

听取了陈宁心同学的关于水钟的报告后,我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用以下方法改进一下。在实验中,采用向下喷水的的办法会导致水流不稳定,那么其实可以这样,就是在出水口接一个管子接到下面接水杯里的水面以下一位置固定(即固定在杯子上),并且那个接水的杯子也采用马里奥特瓶,那么接水杯的入水口水压一定,即管子两端水压不变,高度也固定,那么在液体比较纯(无杂质无气泡)的情况下,流动应该更稳定,有利于实验的测量、定标等。当然这是我一时的想法,并没查阅资料文献,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来讨论。 — 孙健 2011/06/26 01:04
谢谢你的建议。不知道陈宁心同学是否会看到这里的讨论。 — 乐永康 2011/06/26 13:05
非常感谢孙健同学的建议。我按照你的描述画了个草图,由于马里奥特瓶除了有一个玻璃管通气,其他部分是密封的,所以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不知道这个草图画的对不对)
如果你所说的接水杯采用马里奥特瓶,这个马里奥特瓶是没有出水口的话,那么由于接水瓶内气压,水可能无法正常流入接水杯 。
如果接水杯有出水口,假设我们将接水杯入水和出水的流速都调节好的话,单位时间内入水量-出水量=质量增加量。假设入水经过我们这样改进装置,流速非常均匀,但是出水仍然是以马里奥特瓶原理出水,所以其所带来的误差可能还无法消除。
我觉得马里奥特瓶误差的根源是:通气玻璃管端口气压并不是总是等于大气压,原因是它是以冒泡形式通气的,虽然气泡比较密集,但还是会使水流有一点不稳定
再次感谢孙健同学的建议!我有理解有误的地方请多指教,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陈宁心 2011/06/27 10:59
你说的是对的,我没有考虑到马力奥特瓶得有流出的情况。这么来看这个方法并不太好,但我想可能还是能通过这种办法予以改进吧。我想,流速不稳应该是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应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流动的不稳,第二是排气的不稳。我觉得第一的话,是最好通过接导管的方法使水流稳定,同时可以尝试不同管壁材料,让水流流动更稳定,减小阻力;第二的话,是不是能够改变插入管子的管口形状?让气泡更均匀输入,单个气泡体积更小?我这也没提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暂时是个思路,可能不对也可能是废话,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我有空的话会继续想想看。反正大家都做过普物实验和物理实验,对这样的问题应该还是有能力的。 — 孙健 2011/07/06 20:48
在刚刚结束的γ能谱实验中,写实验报告时为了图方便,我直接复制了同学的实验原理和部分的实验结论,不仅自己并未从实验中得到应有的练习,也浪费了老师的精力去看这样一篇毫无价值的报告。这样带有欺骗成分的行为也是道理所不容的。在此,我希望能以我的切肤之痛,提醒同学们在今后在参考他人资料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和诚实。这篇文章留在这里同时也作为日后对我一言一行的警醒。

我为我所犯之过错,深感痛心。经过深刻反省之后,我意识到造成我过错的原因很多,若不一一找出,敷衍了事,只会于事无补。悔悟后,归结原因如下:
1、责任心不强,不踏实。实验报告是自己一两个星期辛苦的结晶,自己却不认真对待,实在是太不应该。这实际上是我缺乏对实验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的表现。课堂上所选的实验都是一百多年来物理领域众多大家思想的结晶,更是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年的精选。经过踏踏实实的实验,对一些物理知识的理解,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不论有多少理由,都应凭借自己的能力,认认真真的完成实验中的步骤,实事求是地完成包括实验报告在内的整个实验过程。对于一些细节上的要点,更应该仔细分析,决不能用别人的结论一抄了事。
2、没能克服自己的惰性。在此之前,我与大部分同学一样,认为实验原理自己理解了就可以了,只需要照着书抄一抄。用的时候翻翻书,比自己花上几个小时把书上的东西复制一遍更有效,这才犯下了复制别人的实验报告的大错。回头再看发现这个想法实在大错特错,实验原理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诸多细节,要搞清楚这些细节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并且将整个实验理解透彻,对于了解许多相关知识都是大有裨益的,这才是一次实验最终要掌握的核心部分。我不但没能克服自己的惰性,心平气和地完成这些内容,反倒将同学一段看似不错的结论部分也抄了上去,甚至完全没有考虑其中几个非常浅显的逻辑错误,并且把诚信抛在一边。每每反思自己当时的行为,心中甚是羞愧。

通过这件事,我想以自己的感悟,提醒同学们不要再犯。做人做事都要诚实,即便是的确参考了一些他人的成果,也决不能照单全收,不仅要仔细弄清其中的来龙去脉,还要在报告中注明这些不是自己的原创。经典不是在书本里,而是在做人做事的点滴中。另外,学习最重要的是细节,没有体悟知识的细节,那只是“记问之学”,就好像吃了东西没有消化,对身体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总之,做出这样的行为,我为此感到羞愧和沉重。我会努力成长为一个理智的人,一个理得心安的人。我希望从过去的错误中学到智慧,也希望同学们从我的跟头中有所感悟。 —吕正大

吕正大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态度是诚恳的,相信今后一定会引以为戒,做到诚信为要。另外,吕正大同学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也值得肯定。 — xinyi zhang 2011/05/17 22:29

吕正大同学在和我交流的时候,的确表现得勇于承认错误,并愿意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放到网上,也提醒其他同学要注意诚信,体现的还是很诚恳的认错态度。有人说,年轻是可以犯错的资本,但犯错后的收获在于我们能从中吸取教学,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偶尔也能听到“借你的报告参考一下”这样的说法。或许还有一些同学会认为:我以后“参考”别人的报告的时候,稍微多改一点,隐蔽得好一些,老师肯定发现不了的。但这样的想法本事就是一种错误。大人物的学术腐败、学术不端马上都会成为丑闻。大家对这类行为都会表现得很不屑。那我们为什么能宽容自己的“学术不端” 呢?
其实,同学们在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引文标注是很不规范的,甚至没有。不知道大家是否意识到:引文标注不规范或者没有标注也是一种学术不端。请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做法很普遍,“又不是只有我才这么做”,“这是小事”,而觉得没关系,不重视。我自己的感觉是:学术道德处处都会有体现,规范写作的习惯要及早培养。 — 乐永康 2011/05/17 22:38
额。。。。有一个比较囧的问题,老师在论文和口头报告那里给的样版PPT DOC文件既无法打开也无法下载,还请俞老大指点迷津啊~ 胡晓
样板是给你看一下怎么格式放上去,链接里面没有文件的哦。。。;-)俞熹
今天报告搓了,上去一紧张老师问的简单问题都答不上来,下来一想啥都记起来了,哎…totally failure —张京
说明还是基础不扎实,做的东西没有摸透啊。。。 ;-)俞熹
为什么学期末才告诉我们必须要发论文才能拿A,早说的话大家都去抢小课题了,有点不大公平吧。。。。—phyzh 2008.06.18 11:05
这里没有说必须发文章才能拿A,只不过是对小课题的特别要求,其他通过正常课程的同学也可以拿到A。做了小课题也不一定能拿A YuXi 2008/06/18 16:00
我的报告交到哪里?小课题@@ —张棽 2008.06.17 02:04
小课题们似乎被遗忘了……我在B组下面加了小课题的上传表格,老师同学们看看有什么意见?—朱海 2008.06.18 21:26
目前上述的学生须知还是由我主笔在写,大家有什么意见到这里提出。 — YuXi 2007/08/23 15:00
写得很辛苦,为你加油! — 乐永康 2007/08/30 23:25
呵呵,以后也要加入写wiki的队伍了~ — Ma Jin 2007/11/12 23:58
现在有500多个学生老师在帮助维护~ 众人拾柴火焰高! — YuXi 2007/11/13 11:02
嗯~能成为这众人中的一个非常荣幸,一起加油!!! — Ma Jin 2007/11/13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