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exp:common:jdcs [2021/10/19 11:32]
cenyan [实验内容]
exp:common:jdcs [2022/03/28 21:09] (当前版本)
cenyan [实验目的与要求]
行 14: 行 14:
   - 掌握一种测量[[exp:​common:​Capacitance|电容]]的方法;   - 掌握一种测量[[exp:​common:​Capacitance|电容]]的方法;
   - 学习建立合适的理论模型对实验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实验条件使用不同的简化理论模型;   - 学习建立合适的理论模型对实验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并针对不同实验条件使用不同的简化理论模型;
 +  - 设计实验定量研究影响电容器数值的影响因素,比如两极板是否平行;
   - 学会使用自定义函数进行拟合数据。   - 学会使用自定义函数进行拟合数据。
  
行 59: 行 60:
     * 写出平板电容器上下极板间距//​d//​的定义和//​d//​和鼓轮读数<​m>​TT</​m>​的关系(<​m>​TT</​m>​在什么范围内该关系才能成立?观察鼓轮如何改变下极板的位置来进行判断)。     * 写出平板电容器上下极板间距//​d//​的定义和//​d//​和鼓轮读数<​m>​TT</​m>​的关系(<​m>​TT</​m>​在什么范围内该关系才能成立?观察鼓轮如何改变下极板的位置来进行判断)。
     * 测量导线分布电容<​m>​C_{dis}</​m>​,总的分布电容需要通过拟合计算测出。     * 测量导线分布电容<​m>​C_{dis}</​m>​,总的分布电容需要通过拟合计算测出。
-    * 调节上极板使其与下极板近似平行,利用游标卡尺多次测量上下极板四对顶点的间距,计算<​m>​theta</​m>​。 +    * 调节上极板使其与下极板近似平行,利用电容突变法多次测量鼓轮零点<​m>​TT_{0}</​m>​(鼓轮零点的测量精度要求为±0.002mm,电容测量档位使用2nF或2000pF档)(建议完成时间小于10分钟)。 
-    * 利用电容突变法多次测量鼓轮零点<​m>​TT_{0}</​m>​(鼓轮零点的测量精度要求为±0.002mm,电容测量档位使用2nF或2000pF档)。 +    * 利用游标卡尺多次测量上下极板四对顶点的间距,计算<​m>​theta</​m>​(建议完成时间小于15分钟)。 
-    * 利用电容表测量不同间距//​d//​所对应的电容量//​C//​(测量不同大小电容//​C//​时,需要用合适档位进行测量,如小于200pF的电容用200pF档位进行测量。//​d//​的测量范围如何选取?参考值为0.100mm到10.000mm。//​d//​的测量顺序应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d//​的测量数值分布是否为均匀分布?应采取什么样的分布即//​d//​较小时应密集分布还是稀疏分布?测量时<​m>​TT</​m>​的取值可取小数点后第三位为0时的数值,如1.150mm)。 +    * 利用电容表测量不同间距//​d//​所对应的电容量//​C//​(测量不同大小电容//​C//​时,需要用合适档位进行测量,如小于200pF的电容用200pF档位进行测量。//​d//​的测量范围如何选取?参考值为0.100mm到10.000mm。//​d//​的测量顺序应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d//​的测量数值分布是否为均匀分布?应采取什么样的分布即//​d//​较小时应密集分布还是稀疏分布?测量时<​m>​TT</​m>​的取值可取小数点后第三位为0时的数值,如1.150mm)(建议完成时间小于30分钟)。 
-    * 设计实验验证倾角效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上下极板的夹角<​m>​theta</​m>​)。+    * 设计实验验证倾角效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上下极板的夹角<​m>​theta</​m>​,参考值0.01,//​d//​的测量范围如何选取?参考值为0.100mm到1.000mm。需要重新测量鼓轮零点和上下极板的夹角<​m>​theta</​m>​。)(建议完成时间小于50分钟)。
     * 设计实验验证边缘效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上下极板间距//​d//​)。     * 设计实验验证边缘效应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上下极板间距//​d//​)。
-  - 研究平板电容器电容值//​C//​和两平板重叠面积//​S//​的关系,并计算真空介电常数<​m>​varepsilon_{0}</​m>​(注意不同板间距//​d//​对理论建模的影响)。 +  - 研究平板电容器电容值//​C//​和两平板重叠面积//​S//​的关系,并计算真空介电常数<​m>​varepsilon_{0}</​m>​(注意不同板间距//​d//​对理论建模的影响,建议在上下极板的夹角<​m>​theta</​m>​为0时进行测量,可在验证倾角效应实验之前完成)(建议完成时间小于10分钟)。 
-    * 测量3个不同板间距//​d//​时的,//C//和//S//​的关系。(//​d//​的参考值分别为1.000mm、2.000mm、7.000mm;上下极板正对面积//​S//​可通过平移下极板来改变,平移步长的建议值为10.0mm)+    * 测量//​C//​和//​l//​的关系。(//​d//​的参考值分别为2.000mm;上下极板正对面积//​S//​可通过平移下极板来改变,平移步长的建议值为10.0mm)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对实验测量结果分区间进行理论建模,画图拟合计算真空介电常数<​m>​varepsilon_{0}</​m>​,并将计算结果和<​m>​varepsilon_{0}</​m>​的理论值比较以确定模型和所使用参数的准确性,参数包括分布电容<​m>​C_{dis}</​m>​、鼓轮零点<​m>​TT_{0}</​m>​和两极板的夹角<​m>​theta</​m>​。   - 对实验测量结果分区间进行理论建模,画图拟合计算真空介电常数<​m>​varepsilon_{0}</​m>​,并将计算结果和<​m>​varepsilon_{0}</​m>​的理论值比较以确定模型和所使用参数的准确性,参数包括分布电容<​m>​C_{dis}</​m>​、鼓轮零点<​m>​TT_{0}</​m>​和两极板的夹角<​m>​theta</​m>​。
行 72: 行 73:
   - 平板电容和电容表使用前应短路放电。   - 平板电容和电容表使用前应短路放电。
   - 连接电容表的测试导线不能长时间短接在一起(该条件包含测试导线通过上下极板进行短接的情况。)(建议小于1//​s//​)。   - 连接电容表的测试导线不能长时间短接在一起(该条件包含测试导线通过上下极板进行短接的情况。)(建议小于1//​s//​)。
 +  - 利用电容突变法测量鼓轮零点时,当上下极板接触时,电容值会发生突变,此时应将电容表关闭,再记录鼓轮零点的读数。
   - 电容表使用前应在未插入测试导线时开路调零。   - 电容表使用前应在未插入测试导线时开路调零。
   - 调节鼓轮读数前,应确保鼓轮旁的固定旋钮处于未旋紧状态。   - 调节鼓轮读数前,应确保鼓轮旁的固定旋钮处于未旋紧状态。
行 80: 行 82:
  
   - 贾玉润、王公治、凌佩玲主编,大学物理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 贾玉润、王公治、凌佩玲主编,大学物理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  - 实验模型的修正思路{{:​exp:​common:​平行板电容思路.png?​400|}}
  
 ====== 讨论区 ====== ====== 讨论区 ======
  • exp/common/jdcs.1634614326.txt.gz
  • 最后更改: 2021/10/19 11:32
  • 由 ce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