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串联谐振2021讨论区

:-)欢迎同学在此提问讨论。

问题1:老师好。在选做1实验中,我用测得的U2和U1相除得到的数据在0.600-1.00kHz范围内几乎相等,但是用R/Z算出来的几个值就符合正相关的关系。 请问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操作失误吗(因为我也记不太清了),需要重新再做这一部分的实验吗?如果不是操作失误的话,是什么原因呢?— 唐锦朋 2021/03/19 18:20
回答1:同学,这种问题不当场找值班的老师或助教查看,事后是很难猜测的。 — 高渊 2021/03/22 09:05
问题2:老师好。实验前应回答的问题的第3题中,用两种求Q的公式Q=2πf0L/R或Q=1/2πf0CR求出结果为什么不同?(我求出的数据一个约等于1,另一个约等于2) — 韩真 2021/03/19 21:07
回答2:参考实验前应回答的问题3和4。 — 高渊 2021/03/22 09:05
问题3:老师好。我用多种方法计算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阻抗,包括利用同一电阻箱阻值的多组数据和不同电阻箱阻值下达到谐振时的数据推到输出阻抗(已经考虑了电感的电阻)。但计算的结果从64Ω至73Ω不等,与标称值50Ω相差巨大。想请问有没有可能是仪器的问题? — 张政镒 2021/03/21 20:45
回答3:确实不相等,上学期也有同学测试过,应是仪器电路中其他因素的干扰存在。 — 高渊 2021/03/22 09:05
问题4:老师好。我尝试用回路电流等于路端电压除以外电路总阻抗的思路来求解得到不同频率时电感的等效电阻,具体公式为 RL=Sqrt[(U1/I)^2-(2PiLf-1/2Pifc)^2]-R外 ,发现电感的等效电阻会随电压频率变化而变化,甚至在频率过低时等效电阻出现负值,请问如何解释等效电阻不是一个常值呢? — 姚旭晖 2021/04/07 15:06
回答4:一般用谐振时候的电压值计算电感电阻,电容值和电感值的数值都有误差,越靠近两边计算得到的结果确实误差会非常大,然后高频部分电感有趋肤效应影响较大,低频部分怀疑电容也会有明显变化。 — 高渊 2021/04/14 10:26
之前没学交流电一头雾水,现在学到了,我猜测也是这样,不过得要具体测一下才确定,谢谢老师! — 姚旭晖 2021/06/15 14:06
问题5:老师好!请问电压表测量的数值是有效值吗?
回答5:对的。 — 高渊 2021/04/22 10:28
问题6:老师好,第二个实验中我们选取了频率为0.6到3.3的范围进行U2的测量,我想问下为什么需要选择这么大的范围,在1.59附近0.5测应该就能够得到结论了吧?
回答6:附近?附近多少范围呢?能保证测得两个半功率点在内吗?能较为完整地体现出谐振曲线的变化吗?这些都是在测量前要考虑的。 — 高渊 2021/06/03 17:13
问题7:老师好!请问公式(6)中电感的损耗电阻是通过粗测谐振频率U1和U2得到的对吧,误差会不会很大?还有我最后品质因数Q的误差将近3%,是否对于这个实验来说误差很大? — 徐俊伟 2021/06/02 9:21
回答7:那个步骤可以算作是细测了,误差不会很大。3%略大。 — 高渊 2021/06/03 17:13
问题8:老师好,请问I—f图像怎么画?可以特殊函数拟合吗?
回答8:作图纸或者软件,最佳拟合方式建议自定义函数拟合。 — 高渊 2021/10/20 17:15
问题9:老师好,我在实验前的问题(3)中用两个不同的公式算出来的Q值存在0.004的差,但是如果把公式中的f0代换为1/2π(LC)½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公式Q=(1/R)(L/C)½,根据这个公式算出来的值正好就是根据另外两个公式算出的值的平均值,我觉得根据这个公式计算能够避免对π的估计导致的误差,得到的值应该是最准确的,但实验讲义中却没有提到这个公式,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 李瑞 2021/11/02 18:21
回答9:
问题10:
回答10:
问题11:
回答11:
问题12:
回答12:
问题13:
回答13:
问题14:
回答14:
问题15:
回答15:
  • exp/rlc/discussion/2021.1635849162.txt.gz
  • 最后更改: 2021/11/02 18:32
  • 由 213071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