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烁的实验日志
2013/5/24
将输出文件格式改为csv。每次读取端口数据,在csv文件(以开始时间命名)输出一行数据。
晚上去了实验室一趟想更新一下程序,很尴尬,到了才发现没拷到U盘里,明天再去更新一下。
主要功能已经实现,接下来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整理出一些结果。
2013/5/17
- 程序实测出现内存错误,经过艰苦地排查发现是超过了动态数组的上界。
- 测试WIN7下驱动出现问题。
- 实现了n个脉冲间时间间隔分布。
接下来一步完善界面和功能。
2013/5/11
收到厂家修改过的DLL文件。
新增加功能:
- 设备新增WIN7下驱动,程序可在WIN7下运行。
- 增加设备未连接时的异常处理机制。
- 加入TAB CONTROL,使程序增加脉冲数统计和随机数发生功能。
- 程序运行时自动保存数据至程序所在目录,文件名为当前时间,如“0511-0209.txt”,记录每次从设备获取的数据。
2013/5/8
和厂家联系了一下:
- 得到了WIN7下的设备驱动。
- 确认时间最小间隔是1.0μs。
- 厂家会给DLL接口函数中增加异常处理机制再反馈给我。
微分档位无计数是由于没有焊接电容的原因,并不是设备故障。
下面着手给对话框加标签页实现多种功能。接下来做n个时间间隔的概率密度分布和单位时间脉冲数的泊松分布图。
2013/5/3
前一段时间来看了两本Visual C的书,经过一些简单地练习,已基本掌握基于对话框的可视化程序设计。 目前已初步开发出绘制GM脉冲分析仪时间间隔概率密度分布的模块。 开发环境Windows 7+VS2010,生成exe文件可在XP下运行。 [[http://phylab.fudan.edu.cn/lib/exe/fetch.php?media=home:students:%E7%8E%8B%E7%83%81:gmsoft:gmcounter_v0.1.png 开发,嵌入之前的程序里。接下来就是在一边等数据接口部分源码,一边自己熟悉VC++开发过程,根据需求修改界面。
2013/3/17
- 准备流体力学实验,从头看了下量纲分析和π定理。
- 不同单位物理量不能加减。
- 用小尺度模型模拟大尺度的实验需要运动相似和动力学相似,可以通过量纲分析得到相似准则,如流体力学试验中的雷诺数、普朗特数等。
- 当相似数出现矛盾时,根据实际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
- 思考随机数发生器实验软件应包含的内容。基于G-M管产生的脉冲作为物理源,产生随机数的方法有两种:一段时间内的脉冲数和脉冲时间间隔,理论上分别对应泊松分布和负指数分布。
- 基于脉冲数的泊松分布。设计实验得到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照射率下的泊松分布,采集时间由用户指定。
- 基于脉冲间隔的负指数分布。主要得到n个脉冲时间间隔的概率分布图。理论上相邻两个脉冲间的时间间隔呈负指数分布,但由于GM的死时间和仪器的分辨时间,概率密度图将会变形。n越大,分布应越向正态靠近。用户设定n数字。
2013/3/16
开始建设本页,作实验日志,整理实验结果,记录灵感和思考,督促自己。
留言板
欢迎留言讨论,对我的工作提出指正和建议。 — 王烁 2013/03/17 19:11
我个人觉得,讨论“GM的死时间和仪器的分辨时间,概率密度图将会变形”会是很有意思的课题。 — 乐永康 2013/03/17 20:33
在具备相似性的简单系统来模拟较难实现的复杂系统行为,应该是一种常用且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明确相似性、讨论模拟的有效性应该是实验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 乐永康 2013/03/17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