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教学队伍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张新夷1942.10教授凝聚态物理,同步辐射应用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近代物理实验I/A/II”、“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系列课程总负责人、主讲教师
俞 熹1978.1副教授低温技术,扫描显微镜,核磁核磁共振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近代物理实验I/A”课程负责人、“近代物理实验II”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主讲教师
乐永康1973.3高级讲师凝聚态物理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近代物理实验II”课程负责人,“近代物理实验I/A” 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主讲教师
姚红英1966.12讲师凝聚态物理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近代物理实验I/A”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主讲教师
马世红1963.3教授光学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近代物理实验I/A”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主讲教师
陈骏逸1963.3副教授物理学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课程负责人
刘晓晗1972.6副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主讲教师
乔 山1963.12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主讲教师
蔡 群1965.5副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主讲教师
蒋最敏1962.4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主讲教师
白翠琴1979.11工程师凝聚态物理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近代物理实验I/A”教学、“近代物理实验”实验室技术支持
潘正元1955.12实验师物理学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近代物理实验I/A/II”实验室技术支持
汪人甫1954.12助理实验师物理学实验中心固定人员,“近代物理实验I/A/II”实验室技术支持
陆 昉1957.6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I”、“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周 磊1972.7教授电磁特异介质,光子晶体“近代物理实验II”、“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封东来1972.10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I”、“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周鲁卫1947.4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I”、“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陈张海1969.6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I”、“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吴义政1975.1教授凝聚态物理“近代物理实验II”、“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侯晓远1959.12教授凝聚态物理“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金晓峰1962.6教授凝聚态物理“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周仕明1963.11教授凝聚态物理“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王 迅1934.4教授凝聚态物理“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本教学队伍每学期的授课教师数约20人(视每学期的开课和实验内容不同)。

  建立了一支由实验教学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已形成学科带头人、教授、副教授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梯队。

  1. 实验授课教师11人,其中实验中心固定人员7人,来自物理系相关课题组4人,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9人,占总人数的82%。40岁以下4人,40-50岁6人,50岁以上1人,平均年龄43岁。
  2. 兼职教师约9人,均具有正高级职称,主要负责“近代物理实验II”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教学。兼职教师队伍由两方面人员构成:(1)直接参与“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2)直接参与“近代物理实验II”实验课题研究和教改的教师(目前均是“长江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3. 实验中心固定人员中,还有多名教师参与“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授课,他们根据各自的科研背景提出实验课题,供同学选择。近几年中,岑剡、苏卫锋、原媛、吕景林、冀敏、陈元杰等老师都独立指导过“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4. 在本校与外校取得最终学历的人数比约为5:6,学缘结构良好。实验中心主任和副主任4人均有博士学位,分别在法国、中国、德国和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在骨干教师中有3人在国内其他高校获得相应学位。
  5. 平均每位专职教师每周上课2次,共计9学时,“近代物理实验I/A”课,每位教师每次指导2组学生,每组学生约6人;“近代物理实验II”课,每位教师每次指导2组学生,每组学生约2人;“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 每位教师每次指导1-2位学生。
  1. 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是在全国率先开展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单位之一,出版《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教程》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教程教师用书(光盘)》被兄弟院校广泛采用,很受欢迎。在近些年来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引入了较大比重的近代物理实验课题,让部分优秀学生能够及早接受科研熏陶;经过多年的积累,实验课题越来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教学手段和理念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1. 2006年“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被评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2. 2010年“近代物理实验”被评为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3. 学生通过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在《大学物理》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2. 以“少而精”、“模拟科研”为原则,建立了“点面结合”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在近代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 近代物理实验I/A在保证总学时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实验数目,把实验数目由12个减少到7-8个,增加每个实验的课时数,在学生完成基本要求的内容之后,鼓励他们寻找感兴趣的方向去自由探索,让学生去深入钻研实验,并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和指导,以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2.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改变“为了在正常学时内完成实验”而去手把手地帮助学生、甚至代替学生做实验的指导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去分析原因,尝试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自信心,并最终理解“挫折”和“失败”是实验成功的必然组成部分;
    3. 开放实验室,在正常教学时间之外,全日开放实验室,欢迎学生前来预习、重做实验和进行拓展研究;
    4. 使用专用的实验记录本,强调实验过程记录的重要性,并严格要求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单个实验评分考虑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进实验室到离开实验室过程中的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三个方面;
    5. 在评分制度中去除“失败”概念,不片面强调实验结果,而是全面地从实验全过程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6. 平常实验得分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要求撰写实验小论文和做口头报告计总成绩的40%。
  3. 依托相关科研组建设近代物理实验II,将科研前沿中成熟的实验研究方法、思想和结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体系,按照“6周课时4周”的标准开设教学实验,现已开设8个实验,另有多个实验正在建设之中。
    1. 与活跃在研究前沿的若干课题组,共建高水平教学实验室,如新建的“微波实验室”,与本系周磊课题组合作,开展“电磁特异材料设计和特性测试”,与上海光源高频组组长刘建飞教授合作,开展“同步辐射用高频谐振腔的性能测试”等实验教学,深受同学欢迎;
    2. 与厂家合作,共建“磁共振成像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提供环境和技术支持;
    3. 以指导研究生科研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以启发性的问题代替答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定期组会,集中讨论实验教学中的疑问和心得,实践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团队学习;
    4. 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上采取开放型教学,给学生更大的自由探索的空间;
    5. 实验教学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实现良性互动,如邀请讲授“电动力学”的教师一起参与微波实验室的教学实验开发。
  4. 建起了一个完全开放、以众人协作式写作的维基(Wiki)系统为基础的实验教学网站。该网站的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也包括校外)学生和教师,提供了灵活、快捷的开放式的教与学互动交流平台,使学生和教师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以及实验教学的改革中来。
  5. 引进新实验,更新实验内容,使课程更具时代性。通过各类小课题实验,每个学期都提出新课题(包括部分科研最新成果相关的课题),鼓励学生去探索,满足他们创新的欲望;在多年探索和积累的基础上,挑选成熟的实验进入“近代物理实验I/A”或“近代物理实验II”作为实验题目。
  6. 实验中心每周二中午定期举办一次非正式教学研讨会(Lunch seminar),请中心教师就自己目前正在开展的教学与科研活动进行交流,促进共同提高,为建设一个学习型教师团队而努力。
  7. 近年来,新引进2名留学回国的青年博士,分别负责“近代物理实验I/A”和“近代物理实验II”的建设工作,目前已成为课程负责人和实验中心副主任。
  8. 稳定技术队伍,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引进1名硕士加入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技术管理的层次上,变传统的“保管型”为“研究/建设型”,让新一代的教辅人员参与实验教学,并在搭建新实验、改进或设计新仪器中发挥积极作用。
  1. 开展青年教师拜师活动,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聘请退休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带实验、传授教学经验。
  2. 倡导青年教师以多种方式参与科研,并积极为其提供条件。以本系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到感兴趣的课题组去,参加科学研究,优化知识结构,以便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新的教学实验。
  3. 有计划地引进优秀人才,五年来有两名国外获学位回来的博士和三名硕士来实验中心工作,使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4. 鼓励实验中心的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有计划地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得到校和系的支持),09-10年度,有2位教师得到带薪出国进修的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5. 积极倡导青年教师通过较长时间参与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学习先进经验:我们已派出青年教师到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物理实验中心各学习一周。
  6. 建立定期内部培训和研讨机制,通过学习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探讨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7. 邀请国外同行介绍最新进展:比如分别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Belinda B. Wang女士(2009年)、美国Georgia Southern大学的王笑军教授(2008年)、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的Gap Soo Chang教授(2007年)和德国吉森大学(Justus-Liebig-Universitaet Giessen) 第一物理研究所的Detlev Hofmann教授(2007年)来实验中心访问,作实验教学专题报告,并与青年教师畅谈,介绍国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
  8.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实验教学研究项目的申请,已有2个项目获批,今年又有青年教师提交多个新的项目申请。
  • jpkc/mpl/teachers.txt
  • 最后更改: 2010/04/15 10:10
  •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