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教学研讨会2013年讲座目录

:!:各位老师:这学期我们的午餐会的时间仍为每周的周三11:45~12:30。

教学周时间主讲人内容
19.11 吕景林 介绍14届全国物理演示实验研讨会
29.18 张新夷 同步辐射储存环高频腔性能测试
39.25 顾恩遥 冉绍尔-汤森效应演示仪的研制体会
410.2 (国庆)祝大家过一个安全、快乐的长假
510.9 周鲁卫 从全国物理实验示范中心会议看我们的责任
610.16 原媛 直流电桥互易桥臂不确定度评定
710.23 马世红 国内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历史回顾——从“虞福春教授的一封贺信”谈起
810.30 符维娟 哈克流变仪的原理和使用
911.6 朱鹤年(清华大学)/马世红 邀请 学习经典,质疑经典、超越经典(对高斯正态分布率普适性的质疑及对策;高斯-马尔科夫假定缺失对回归标准差的影响)
1011.13白翠琴
1111.20 乐永康 教学研究项目“师生对物理实验课教学目标认知的对比研究”介绍
1211.27 陈元杰 用分数做指挥棒,引导学生完成预设的课程目标
1312.4 高渊 基础物理实验期中问卷调查情况介绍
1412.11 俞熹 小白鼠行为训练.pptx 3D Printer
1512.18 王祖源(注) 以同伴教学法促进学生互动式学习
1612.25 岑剡美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171.1 (放假)
181.8 童培雄 物理实验教学体会
191.15魏心源 803计算机实测改造

注:王祖源教授任职于同济大学物理系,长期从事物理教学研究。 — 2013/12/17 23:53

11月6日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朱鹤年教授演讲内容摘要如下:

高斯正态分布律,虽然在理论统计学阐明的前提下是自洽的、科学的,但在实验物理学、应用统计学与仪器仪表学中的普适性应被质疑。

(高斯)最小二乘法(课程主要用直线拟合)为代表的回归方法,在新时期大学教学须引入斜率、截距标准差时,经典的Working-Hoteling置信带公式的前提“高斯-马尔科夫假定”常常不满足。

将新教材中笔者提出的一系列有新意的命题中的一部分作简要阐述与讨论。

在教学中,笔者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命题,主要有:

1)质疑误差正态分布的普遍性,中心极限定理推导用的误差分量“足够多、均匀小”的前提缺乏依据,相当多的测量误差分布实例也不服从(严格的)正态分布。

2)从斜率及其标准差评定结果分散性过大、适用范围窄等方面论述大学实验不宜用逐差法。

3)引述统计学经典论著阐明不能用相关系数独立评价回归质量。

4)质疑几种高度异常值-离群值的传统判据,构建正态分布前提下用统计允许限的新判据,提出了直线拟合时的初步判断据、二次回归中的粗略判据。

5)在不包含微观、宇观的一般测量中,阐述了除极少数用比较测量仪的实验外,影响结果准确度的主要误差分量是系统性误差分量。

6)阐明未定系统误差分量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是分量方和根合成规则能基本成立的基础。

7)阐述在数据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多个主从关系,尝试初建了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教学体系的非公理化架构。

8)从标准差或不确定度合成时的微小分量判据与修约标准出发,导出独立测量结果有效数字表示的一般规则,指出非独立结果标准差有效位数可能不少于两位的问题。

9)揭示了GUM方法的隐含假定及其与NIM建议方法的相通本质。

10)较系统地综述了测量实验设计的要点与思路。

11)用反证法论述测量多点散布数据拟合的主要目的是减消有一定随机性的未定系差影响,从因变量常不满足G-M假定的事实出发质疑Working-Hoteling置信带公式,指出它会导致斜率等参量的标准差随自由度增加而趋于零的逻辑性瑕疵,初步提出了替代该公式的调和算法与考虑B类分量影响的扩展近似算法。

12)创建了第4章所述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的综合技术法。

13)提出了几种新的数据分析评定方法,如直线拟合的经验调和法、在数字电压表相对测量或钟形线型分析中用的未定系差随机化法等。

14)对相关教材中较普遍的一些欠逻辑性或与实际相悖的概念、命题或方法作了评析或修正,力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对于基础课中的不确定度评定,我们还主张多数实验不作要求,部分实验只算A类或B类,仅几个实验做全面评定的练习。只要求会用或会套用这些方法,强调要重视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主要假定或前提,对其导出过程只要求初步理解或了解大致思路。 — Shihong MA 2013/10/12 07:02

:!:各位老师:这学期我们的基础物理实验课程在周一和周二的上午都安排有实验,所以午餐会的时间改为每周的周三11:45~12:30,请大家见谅。

教学周时间主讲人内容
12月27日 魏心源网页调查与测试系统
23月6日 高渊 “基础物理实验”上学期讨论课总结
33月13日 陈元杰 霍尔效应实验建设
43月20日 张新夷科研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
53月27日 白翠琴物理实验下现状与发展讨论
64月3日 俞熹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来历
74月10日 乐永康“组会”实践和体会
84月17日 原媛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烧开水的那些事儿
94月24日 周鲁卫 学术规范是制度更是思维模式
105.1劳动节
115月8日 乐永康-注1)Thermal electron related laboratory
125月15日 童培雄 细颗粒物(PM2.5)监测与相关实验
135月22日 冀 敏 双能量X-CT用于物质分析的实验研究
145月29日 参观上海大学
156月5日 朱晓妍
166月12日 端午节放假
176月19日 苏卫锋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186月26日 岑剡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197月3日 姚红英 PET-CT

注1):将于4月下旬起来我实验中心访问、交流的Benjamin Zwickl博士(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物理系从事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及相关研究)的报告另行安排。 — 乐永康 2013/03/16 23:46

  • phylab/lunch_seminor/2013.txt
  • 最后更改: 2016/02/24 11:49
  •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