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2015年的课程要求
待修改
选择本门课程的同学按照小组(每小组由3-4名同学组成)在一个学期中完成三个课题的研究,每完成一个课题需要上交课题的书面报告并进行成果的PPT汇报。在开展后续课题时,可以对前面课题的研究进行改进。期末上交每个课题的最终书面报告,并举行各个小组之间课题竞赛(设正方和反方)。期末的课题竞赛也是一次校内选拔,为7月份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SUPT)及8月份的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的组队做准备。
本学期课程的具体安排如下
- 3月11日(第1周周三中午): 分组、选择课题
- 3月11日(第1周)~ 4月08日(第5周):完成第一个课题
- 4月8日之前上交完成课题的书面报告(报告首页简洁写明组内各成员的贡献及百分比,老师结合平时表现对小组每个成员打分);
- 4月8日举行所有组的集体成果汇报(与会老师根据小组汇报对小组打分)。
要求:为保证课题有序而顺利地开展要求小组每个星期开展至少3个小时的实验工作;以小组为单位至少每两个星期主动与负责理论的老师讨论一次,每次1~2小时,讨论课题进展及相关文献阅读。
- 4月08日(第5周)~5月06日(第9周):完成第二个课题(其它安排、要求同‘第一个课题’)。
- 5月06日(第9周)~ 6月03日(第13周):完成第三个课题(其它安排、要求同‘第一个课题’)。
- 6月03日(第13周)~ 6月24日(第16周):对前面课题进行最后完善
每个小组对前面完成的三个课题进行最后完善,并在6月24日前提交完成的三个课题书面报告的最后版本(每个报告首页写明成员的各自贡献,老师结合平时表现对小组里的每个成员进行打分,某同学三个课题得分取平均是该同学期末书面报告的最后得分)。
于6月24日前后举行小组之间课题竞赛:设正方、反方,每个组有一次正方和一次反方的机会,老师对每一场的正方、反方打分(小组总得分按照正方70%,反方30%比例计算,具体方案有待进一步公布)。这也是一次校内选拔赛,为7月份的SUPT及8月份于长沙举办的CUPT的组队做准备。
成绩评定
同学最后得分的计算规则:
- 平时成绩:(前13周的3次课题书面报告得分+3次小组汇报得分)/6
- 期末成绩:(期末书面报告得分+课题竞赛所在小组得分)/2
- 最后得分为: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