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实验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讨论区

>老师你好!我这周做了本实验。在实验内容(三)(验证X光强度与管流强度的关系)中,我用Excel对数据进行拟合。拟合后发现拟合出来的直线,纵截距有172.5之多,这是不大正常的(因为在电流I=0的时候,Rmax不应该这么大),而这个图像的相关指数R^2=0.9996,拟合程度非常好。我想知道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实验操作的问题,还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以我的物理理论知识,实在想不出原因。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吴凡 2016/10/30 16:59

实验中你Δt是多少?另外数据可否发给我看一下? — 苏卫锋 2016/11/21 14:59 suwf@fudan.edu.cn
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在判断短波极限和管压反比关系时,直接用sinβ代替短波极限,sinβ与电压相乘最大值与最小值误差达到了0.2以上且随管压增大,积越小,这是怎么回事–施润叶 2016/10/20 18:48
直接用sinβ代替短波极限是可以的。用相对误差更好体现差异程度。β的读数问题,判断标准是上升段斜线和横轴的交点,不是计数率刚刚增大处。 — 符维娟 2016/10/25 15:47
老师你好。实验册对特征谱的解释是高速运动的电子与原子内层的电子作用并使其跃迁,内层形成空位,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填补空位并发出X光。我想问高速运动的电子是否也会与原子的外层电子作用?若作用,那对应哪些现象?另外,在高速运动的电子与内层电子作用的情况下,为什么仍有没被高速运动的电子激发的外层电子存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与内层电子作用的概率更大吗? —史柏扬 2016/10/02 17:15
你看一下光谱图,很显然,特征谱的强度远小于连续谱。 — 苏卫锋 2016/11/21 14:59
老师您好。请问为什么能用“上升段斜线和横轴的交点”来代替短波极限?在求普朗克常量的时候应该怎么修改才能算到预期的值? — 周天雯 2016/11/16 20:48
  • exp/x-ray_discussion2016-2017-1.txt
  • 最后更改: 2018/06/08 13:48
  •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