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rduino与SPI
- 作者:李俊轩 原文地址
- SPI的英文全称是:“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串口通信外围设备接口技术。也就是把数据用串口传输方式进行交换。它有一个主控制器,一般我们采用微处理器,比如常用的单片机,以及一些其它的外围设置,比如数码管,液晶显示频,SD卡等外围设备。
- 它一般是由5根线组成的:分别是MOSI,MISO,SCK, SS以及地线,电源线。
- MOSI:是由主机向设备发出数据的。
- MISO:是由设备向主机发送数据的。
- SCK:是起到一个控制数据传输的校准,根据arduino官方的说法,好像还具备有对数据全能的控制作用。
- SS线是用于一根使能线,特别是接多个外围设备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SS线,对不同的外围设备进行通信。
- 写一个程序关于SPI必须注意的问题有:
- 1. 字节的传输是从最高位(MSB)传输,还是从最低位(LSB)传输呢?这是由SPI.setBitOrder()函数进行设置的。
- 2. 当数据不传输时,时钟线是高还是低?
- 3. 触发方式是上升沿触发还是下降沿触发呢?这个由SPI.setDataMode()函数进行设置。
- 4. SPI运行的速度是多快呢?这个由SPI.setClockDivider()函数进行设置。
- 在arduino2009板上,10脚是SS,11脚是MOSI, 12脚是MISO,13脚是时钟引脚。当然在同时用这几根引脚控制多个外围设备的时候,SS引脚可以是其它引脚,比如arduinoEhthernet模块,利用第4个引脚去控制SD卡的SS端。第10引脚控制Enthernet模块的SS端,下面是三种不同的硬件接法示意图:
- 这是auduino只控制一个外围设备的接法。
- 这是数据传输的时序图。
- 这是第三种方法,主机控制多个外围设备的接法。上文提到的控制网络模块与SD卡两个外围设备用的电路http://www.51hei.com/mcu/2014.html 就是这种电路。
- 这是另外一种接法,也是同时控制多个外围设备,但是这种占用到主机的引脚相对于第二种来说会少一点。
- 下面再补充几个上文没有说到的关于SPI的函数:
- SPI.begin()
- 作用是初始化SPI总线。设备SCK, MOSI,和SS为输出。把SCK和MOSI拉低,把SS线进行拉高。
- SPI.end()
- 作用是结束SPI传输,或者准确地说是禁止SPI总线工作。
- SPI.transfer(val)
- 作用是传输一个字节,这里要指出来的是val只能是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