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和浙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开展双边研讨会

2013年1月24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了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和浙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双边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郑波、何丕模、李海洋、厉位阳、陈水桥等教授及教师,复旦大学周鲁卫、张新夷、乐永康、苏卫锋、俞熹等教授及教师。会上周鲁卫、李海洋、乐永康、苏卫锋、陈水桥和张新夷等老师分别作了非常精彩的报告。

周老师提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并针对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了很多措施和建议。1.明确实验目的、强化分层实验;2.抓好绪论课程、改革实验教学;3.勤上维基网络、及时回答问题;4.引导实验讨论、提高分析能力;5.重视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素养。

李海洋老师则谈了谈“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物理实验教学探素和体会”。李海洋老师先介绍了浙江大学物理学实验室的历史,其起始于1933年,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1998年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于是办到了现在的紫金港新-东四教学楼。浙江大学物理学实验室的建筑面积很大令我们赞羡不已。浙江大学物理学实验中心每年为全校理、工、农、医等大类学生提供25.5万多人时数的实验教学,其任务还是很繁重的。接着介绍物理实验课程的分类。共分“大学物理及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学实验Ⅰ,Ⅱ”、“物理学实验Ⅰ,Ⅱ,Ⅲ”、“近代物理实验”、“现代物理实验”六大门课程,总共115个实验。由授课教师(李海洋)&实验师(王鲲)&研究生助教(没助教)组成实验教学组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老师上课的过程也很有新意:首先看课件视频,接着布置一个预习问题,然后讲解示范。非常注重对学生在试验中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报告中还提到物理实验须是有趣且有用的,把测量电阻这个实验和学单词作了一一对应的类比,使得学习物理更加轻松、愉快。

乐永康老师介绍了参加美国物理教师学会年会的情况,并强调了参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苏卫锋老师对“引导学生思考的实验讨论课”颇有一番见解。

陈水桥老师则用去饭店点菜的生动比喻对“研究型物理实验以内容为中心的站队式教学方法探索”发表了独特见解。陈老师提出了研究型物理实验课程的以内容为中心的站队式教学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给本科实验教学带来的可行性效益。其重点在4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和探索:站队式教学模型、类别化课程内容、层次化教师队伍和自主性选课系统。他认为在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大家谈论最多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所以把许多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到网站建设、选课系统建设和考试改革上.但其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教育目标.而对实验室来说,以实验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才是实验室生存的根本。陈老师提出的站队式教学模型实现方法是:首先,把实验课程内容分成课题队、项目队、探索队、设计队和高实队,然后,以实验课程内容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均根据自身特长站到自己喜欢并适合的实验课程内容队列,完成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并将站队式的教学模型的优点归纳为如下五点: 1)学生和教师自主性得到加强。 2)学生和教师可选实验内容的范围扩大了。 3)学生和教师研究的知识点更加细化了。 4)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能力得到增强。 5)学生和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最后张新夷老师以“怎么让物理实验教学high起来? –回味物理实验六年从教生涯”为题,以实验教学被边缘化的往事谈起,联想到“动手能力有天赋,更要靠后天培养; 不刻意追求创新,但要努力求创造;科研教学作积累,启发引导共讨论”,例举了复旦大学05级本科生查扬在教学实验室重复了PRL上一篇有关微波偏振实验的例子,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物理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及要学会发散思维并进行苏格拉底式讨论。所以“要让实验教学high起来;先要让学生happy;Teaching from the heart”张老师结束时深有感触地说。

会议过程中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强调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会后浙江大学的老师们还陪同我们参观了浙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验室。

  • phylab/news/newsletter85.txt
  • 最后更改: 2013/04/30 17:38
  •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