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光栅
- 实验负责人:曲广媛
- 小组成员:王引书
历史版本
- 1月30日版本:
修改中的版本
1、科学素养
利用超声对光的衍射是声光学领域最早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1922年,L.N.布里渊在理论上预言了当高频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如果有可见光通过该液体, 声波对可见光会产生衍射效应。这一预言在10年后被美国的P.J.W.德拜和F.W.席尔斯以及法国的R.卢卡斯和P.比夸特分别独立在实验中观察到。1935年C.V拉曼和奈斯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声光效应的衍射光强分布类似于普通光栅的衍射,这种声光效应称做拉曼—奈斯声光衍射。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声压会造成介质的局部压缩和伸长而产生弹性应变, 而且该应变随时间和空间作周期性变化,并且导致介质的折射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如有平行单色光沿垂直于超声波传播方向通过介质时,就会产生衍射现象,这一作用类似光栅,称为“超声致光衍射”,亦称为“声光效应”。存在声波场的介质则称为“声场光栅”;当采用超声波时,通常就称为“超声光栅”。
超声光栅是一种可擦除的实时光栅,它的光栅常数和位相调制深度可以通过超声波的频率和振幅来控制。利用声光衍射效应制成的器件,称为声光器件。声光器件能快速有效地控制激光束的强度、方向和频率,还可把电信号实时转换为光信号。此外,声光衍射还是探测材料声学性质的主要手段。
本实验利用声光效应与超声光栅的物理现象,进行在介质液体中的声速测量。
2、分层次实验教学内容
a)基础内容
1. 利用声场光栅超声换能器(频率800 kHz左右,金属封装),演示声场光栅实验现象,掌握利用声场光栅测量声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的方法。
根据光路图搭建实验光路,调节激光器、扩束镜、水槽、白屏等高共轴。调节水槽支架上俯仰螺钉的位置、换能器的发射频率和强度,至波阵面轮廓成像清晰。测试相关数据,利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根据公式v=Λf=(2dS_1)/(S_1+S_2 ) f计算水中的声速。其中f是超声频率,d为条纹间距。
2. 利用超声光栅换能器(频率10 MHz左右,有机玻璃封装),演示超声光栅实验现象,掌握利用超声光栅测量声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的方法。
根据光路图搭建实验光路,调节激光器、水槽、白屏等高共轴。调节水槽支架上俯仰螺钉的位置和换能器的发射频率,在白屏上观察到至少±3级衍射点。测试相关数据,利用小角度近似及光栅方程,根据公式v=Λf=(KλS_2)/T f计算声速。其中f是超声频率,T为K级到0级衍射点的间距,S_2为水槽到屏之间的距离。
b)提升内容
- 结合实验,总结影响条纹清晰程度的因素。
- 总结实验测量中对数据测量结果的影响因素。
- a)2和a)3实验内容中,如果交换超声换能器的探头,实验是否可以顺利进行?为什么?
c)进阶内容
从驻波形成的原理,设计利用声场光栅测量声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的实验方案,并推导声速计算公式。
d)高阶内容
设计实验方案,测量钠光灯波长、激光波长、透明液体的浓度和温度特性。
3、能力培养
- 了解声光效应的原理,理解声场光栅和超声光栅的形成机制。
- 能够利用声光效应演示声场光栅和超声光栅实验现象。
- 掌握利用声场光栅和超声光栅测量声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的方法。
4、知识点
声光效应,光栅,衍射,驻波,波阵面
5、学科关联
声光学,光学,凝聚态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