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制备

  1. 实验负责人:陈森
  2. 小组成员:戴海涛,刘高斌 王引书
  • *月*日版本:

修改中的版本

薄膜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特点,作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国防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元器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等要求材料的尺寸越来越小,航空航天、新型军事装备及先进制造技术使材料的性能趋于极端化。因此,新材料的研究和创新必然是未来的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发展基础,其中由于纳米薄膜材料的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的应用价值,必将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以此为背景,作为一个能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的综合性、研究性应用物理实验项目, 在强调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科学素养培养的同时,将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机融合,将科研思维培养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1. 了解真空基本知识;
  2. 了解了解真空的获得与测量技术基础知识;
  3. 了解(直流/磁控)溅射装置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4. 掌握(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薄膜的原理;
  5. 熟悉薄膜制备的主要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6. 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一系列不同厚度的金属薄膜。
  1. 能够理解并列出薄膜制备参数;
  2. 能够总结出薄膜厚度与溅射功率、沉积时间的关系;
  3. 能够总结出影响薄膜沉积速率的(单位时间所沉积的薄膜厚度)主要因素。
  1. 能够解释为什么不同厚度的银薄膜有不同的颜色;
  2. 理解薄膜的生长过程。
  1. 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某一因素对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
  1. 能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相关物理知识点关联起来;
  2. 能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某一因素对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

低维材料、薄膜、直流溅射、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脉冲激光沉积(PLD)物理气相沉积(PVD) 、尺寸效应

真空物理、薄膜物理学、薄膜材料与薄膜技术

  1. 用多光束干涉方法测量薄膜厚度;
  2. 金属薄膜电阻率的测量;
  3. 金属薄膜生长过程中电阻的动态监测;
  4. 用干涉方法测量薄膜应力。

讨论区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乐永康 2019/12/05 13:01
北京科技大学陈森已完成该实验内容的填写,请讨论
谢谢陈老师! — 乐永康 2020/02/01 15:58
谢谢陈老师!
正如陈老师在知识点中所列出来的,实际上薄膜的制备方法(即便是物理方法)也有好多种,一个实验能把一种做好已不容易。但是,如果作为“标准”,在一个大标题下只做某一种恐怕不妥。
如果每一种技术都列出来也不实际。能不能从这些薄膜制备共性的特性入手(都有靶、并从靶经过真空到衬底的过程);那么,是否侧重对这个物理过程的学习?是否什么可控或不可控的因素影响这一过程? 比如,靶温升高是否会导致蒸发,甚至液滴溅出?它们对薄膜的生长有何影响?衬底的温度又有何影响?真空等离子体的密度又有何影响?
何振辉 2020/02/02 09:08

每个学校所用装置、制备方法不同,很难做出统一,后续我再细化、总结一下共性的问题,侧重物理过程的学习,谢谢何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

陈森 2020/02/02 15:28
  • public_forum/lab_standard/advlab/thin_film_prepration/start.txt
  • 最后更改: 2020/02/02 15:33
  • 由 chensen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