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参数测定
题目简介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参数测定》是替代原《RLC稳态过程》的新题目,与《E1.3相频幅频特性研究》共同组成RLC稳态教学内容,但本题目《参数测定》内容界定在对RLC电路特性的应用,《相频幅频特性研究》如题目所示其内容界定在对RLC电路特性的研究,两题分工明确、彼此独立、互为补充。
鼓励参与
因为是新题目,所以更需要大家群策群力,齐心戮力!
成员联系方式
- 张海军 手机:13659422166;微信:同手机号;邮箱:haijun@lzu.edu.cn
历史版本
- *月*日版本:
修改中的版本
1、科学素养
课程思政选项1:
误差分析(尊重事实,发现规律;勇于探索,追求真理。)
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
谐振电路以其独特明确的电路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系统、振荡系统、仪器仪表制作、材料性能测试、电器产品检测等技术领域。
2、分层次实验教学内容
a)基础内容
由电阻器分压UR∼f曲线确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f0,并在此谐振频率f0条件下测得电容器分压值UC0与电感器分压值UL0;更换电阻器阻值,重复前述实验内容。计算并比较不同电阻器阻值条件下回路的品质因数Q及通频带宽度BW。
b)提升内容
在单调扫频过程中同时获取信号源开路电压U∼f曲线、信号源闭路电压US∼f曲线、电阻器分压UR∼f曲线、电感器分压UL∼f曲线、电容器分压UC∼f曲线、电感电容串联部分分压ULC∼f曲线,多途径精准确定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f0并计算信号源输出阻抗RS、电感器损耗电阻RL和电感值L、电容器电容值C等回路主要参数。
c)进阶内容
理解准确度的概念;计算信号源输出阻抗RS、电感器损耗电阻RL和电感值L、电容器电容值C等回路主要参数的准确度及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并对实验值作出合理评价。
d)高阶内容
研究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以及信号源等元器件的相关参数特性。
3、能力培养
1)基本科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控制变量法、多途径精确测量法、过程测量法、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比较法、放大法
2)正确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微分法、列表法、作图法、优选法、简化近似法、计算拟合法
3)科学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尚需提炼,进行中……
4、知识点
谐振、准确度、品质因数、通频带宽度、元器件、信号源、伏特表
5、学科关联
物理学、数学、无线电通信、电子工程、电力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
6、延伸实验
以下内容需要根据总体要求再做调整……
1)直接相关
RLC并联谐振、电磁学黑匣子实验、无线电信号接收与发射
2)并列相关
RLC电路的暂态过程、RLC电路的特性研究
3)扩展相关
RLC谐振电路综合实验、整流滤波电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