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课题讨论预约
说明
- 从第十一周开始,我们将利用周一、周四中午的时间(12:15开始),在物理楼404室组织课题讨论,每次讨论1-2个课题。
- 每次讨论由课题组成员预约,请指导老师参与。
- 请有意成为复旦大学代表队成员参加上海市和全国比赛的同学积极参与,课题讨论中的表现也将是我们选拔队员时一方面的依据。
- 请预约讨论的同学提前上传到现在为止的研究结果,遇到的困难,希望讨论的主要问题、主要参考资料等。
讨论预约表
日期 | 课题 | 组员 | 指导老师 | 相关资料 | 计划参加讨论的其他老师和同学 | 备注 |
---|---|---|---|---|---|---|
5月9日(周一) | 课题15 | 陈芳婷 吴迪 董瀚泽 | 陈元杰 | 乐永康 | ||
5月9日(周一) | 课题12 | 周璐鹿 | 陈元杰 | 乐永康 | ||
5月12日(周四) | 课题10 | 朱冰冰 滕晓锟 | 乐永康 | 期中报告PPT | ||
5月16日(周一) | 课题13 | 樊晟 王迪 | 乐永康 | |||
5月16日(周一) | 课题6 | 刘继聪 滕晓锟 朱冰冰 | 姚红英 | 乐永康 | ||
5月19日(周四) | 课题4 | 卢书剑 周童 | 姚红英 | 介绍、两篇文献、Mathematica的初步计算 | 乐永康,高渊 | |
5月19日(周四) | 课题3 | 龙正浩 许植伟 | 岑剡 | 乐永康,高渊 | ||
5月23日(周一) | ||||||
5月23日(周一) | ||||||
6月2日(周四) | ||||||
6月2日(周四) |
讨论记录分享
第一次讨论:关于实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讨论交流时的注意点
- 讨论交流的时候首先要展示出课题是什么,让大家好判断所做研究是否切题。自己做研究是也要经常想想自己对课题的理解是否有偏差,有疑问尽快讨论。
- 所有组在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要画出实验原理图,直观地展示出自己的思路。
- 所做出的每一份结果都要整理好并且上传。有些结果可能并不理想或者目前看不出有重要价值,但是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尝试都会对思路有所帮助。资料的积累既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找到灵感,更重要的是在和别人交流时帮助我们回答“你为什么想要这么做”和“你如何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之类的问题。因为别人没有参与到我们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有些我们看起来显然的东西需要拿出实证才可以使人信服。
- 可以在实验中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更多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比较结果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问题的本质;对误差分析也有一定帮助。
- 当我们通过现有实验结果得到一些猜想的时候,可以从猜想出发推测一些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实验验证预期是否与实验相符。如相符,则猜想被证实;如不符,则猜想错误。猜想→预测现象→实验验证→证实或证伪
— 周璐鹿 2016/05/09 18:30
感谢周璐鹿同学的记录和整理!欢迎其他同学参与讨论! — 乐永康 2016/05/09 22:33
第二次讨论记录
- 在制图时的注意点:(1)、单个数据点应标出,不能只显示曲线(2)、用origin制图(3)、图例应该标清楚(4)、横纵坐标的意义及单位要标清楚
- 理论探究是有必要的,这正是体现建模思想的地方。
- 在演讲的过程中要有清晰的思路,让观众听明白。其实这在实验探究的过程就应该注意,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自己建出来的模型究竟是什么样的,怎样展示给观众。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走一些弯路,但演示时要注意主次和顺序,以自己的模型为框架,用实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模型。讲的东西要切中要害。
- 如何开始做一个课题:(1)、弄清楚自己研究的是什么物理现象,涉及哪些物理知识(2)、列举出所有可能影响实验现象的物理量(3)、分析刚才列举出的物理量,哪些的影响是可以直接通过简单的实验验证出的,哪些需要专门设计实验探究,据此安排好自己的实验进度(4)、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渐对这个问题背后的物理原理有一个大致的设想
非常感谢周璐鹿同学的整理和分享! — 乐永康 2016/05/22 13:38
乐永康的建议
自从去年比较深入地参与CUPT课题辅导之后,我一直认为:参与CUPT课题准备是理工科学生在大学期间最有价值的一段经历之一。这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课题是全开放的,让每一位参与课题探究的学生体验:如何实践一个开放课题的探究工作;这里强调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在和同学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尝试去提出自己的问题,理解别人的思路;
- 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硬技能”和“软技能”,硬技能包括:装置设计和制作,信号处理,数据采集等;软技能包括:如何写实验记录、如何处理数据、如何演讲等等;
真心希望大家能花时间在其中,认真体会,并能收获更多! — 乐永康 2016/05/22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