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建模》课题选择

课题指导老师第一个课题报名第二个课题报名备注
课题1 Invent Yourself乐永康 郑革 周俊辰 田雁 金主明 陈立国 陈夏玲
课题2 Colour of Powders 俞熹 范灵杰 沈姝婕 陈立国
课题3 Dancing Coin白翠琴 杜昊清
课题4 Heron's Fountain苏卫锋 梁恩 张杰 杨宇轩 范灵杰 沈姝婕 施俞晨
课题5 Drinking Straw姚红英张慧敏 赵和
课题6 Ring Oiler周诗韵 姜天星 朱光瑞
课题7 Conical Piles陈元杰 陈巍文 彭心越 范思艺 彭森洋
课题8:Cusps in a Cylinder乐永康 覃柏霖 周钰承(两人都计划退课)
课题9 Candle in Water姚红英 缪淑彦 陈瀚宇
课题10 Tesla Valve周诗韵 崔新龙 池俊杰 陈巍文 彭心越
课题11 Azimuthal-Radial Pendulum吕景林 倪平 金主明 田雁郑革 周俊辰
课题12 Curie Point Engine俞熹 索一峰 、周骏锋 陈昀芊、 崔凯、倪平
课题13 Weighing Time陈元杰崔凯 陈昀芊 索一峰,周骏锋 田雁
课题14 Radiant Lantern岑 剡 施俞晨 彭森洋 缪淑彦、陈瀚宇
课题15 Blowing Bubbles吕景林 赵和 张慧敏 田雁 陈夏玲
课题16 Acoustic Levitation岑 剡 姜天星 朱光瑞 崔新龙 池俊杰
课题17 Water Bottle魏心源 杜昊清、范思艺

讨论区

欢迎新一届同学来参与! — 乐永康 2017/10/13 11:24
已选课课题的同学可以参考课题2的页面结构来记录自己阅读文献进展。乐永康 2017/10/16 12:14
计数器很6的时候过掉了,你们记录了吗?:-P乐永康 2017/10/16 16:54
  1. 对于刚起步的同学,不要尝试在读第一遍时把所有的不认识的单词按顺序都查一遍。相反,建议先粗粗地通读一段,或者一部分内容,然后自己想想:是否明白大概的意思?若是“Yes”,那就继续往下。若很糊涂,那就把影响你理解的少数几个词查一下,有了大概的了解,就可以接续往下读了。先读一遍,明白全文的梗概,再准备第二遍细读!实际上,这时你往往能判断这篇文章读一遍是否已足够,是否还需要第二遍细读!等你有经验了,先读摘要,再读引言和结论,然后自己判断是否需要读其他部分的内容!
  2. 读文献时,非常有必要养成一个写笔记的好习惯:读完一篇文献,写一页纸的笔记!在读过4-5篇文章之后,你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3. 若时间充裕,记得查阅文章中引用的,在你看来对更深入的理解有帮助的文献! — 乐永康 2016/09/28 23:09
  1. 首选,根据文献的标题确定要先读哪一篇或哪两篇文献,尤其是在需要读的文献很多的时候。
  2. 然后,阅读文献的摘要和引言,大致了解这篇文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使用的相应的方法,看看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3. 接着,大致看一下接下来的一系列的小标题,图像以及对图像的简要说明,还有最后的总结,对整篇有个总体把握;这个时候基本可以确定是不是要精读这篇文献了。
  4. 如果你非常幸运地在第一篇就找到想要的“宝藏”,那你大可认真地读下去。至于查单词,如果是在电脑或平板上看文献,可以借助一些支持划词搜索或自动查询剪贴板的软件,比如欧路词典(Windows版、Mac版、iOS版、Android版都有),鼠标动一下或者动动手指就可以立马看到释义了,其实效率是很高的,这样很可能读一遍就可以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了。(Mac系统的预览支持对扫描生成的PDF格式的文献进行OCR,如果需要成段翻译的话,可以试试)。不过对于篇幅很长的文献,建议还是多读几遍,也可以按照里面的小标题为分界分块细读,这样对于平时还需要兼顾其他事情应该是有帮助的。但不建议把文献分成再小的单元进行阅读了。
  5. 第一遍阅读可以借助必应翻译或者谷歌翻译(不要指望百度翻译),来把文献翻译成中文。推荐使用必应翻译,当你鼠标指向其中的某些文字的时候,原文或译文对应的词会高亮显示,同时会显示相应的词典释义,这对于短期内提高文献阅读效率,熟悉尽可能多的学术词汇,确定哪些文献是需要重点阅读的,不需要重点阅读的文献里又有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不要一直依赖它……
  6. 至于做笔记的问题,如果是在电脑上阅读,可以使用Office Onenote(Windows和Mac均支持)或者Notability(Mac系统特供,超好用),是可以同步地做笔记在旁边的,这对于电脑支持触控甚至是手写笔(比如微软的Surface,Surface Book,苹果的iPad Pro)的同学来说是一大优势哦!如果没有这些高端大气的“家伙”,可以打印一份出来,然后电脑和笔双管齐下,在电脑上阅读,在纸质文档上做笔记!!
  7. 最后是关键的归纳,主要是归纳出文献中提及的实验现象,尤其是你还没做出来的那种,还有一些实验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模型和理论公式、相关的模型和理论公式、相关的模型和理论公式……(这很重要!!!)
  8. 另外,如果你觉得文献太少,可以去查已有文献的参考文献,或者借助Web Of Science。
  9. 需要使用OCR的同学可以自己下载Abbyy Findreader,如果还有对这个软件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培训请找理辩社社长大人陈芳婷^_^
  10. Office可以在学校的微软正版软件上下载安装包,至于如何在激活问题上一劳永逸,可以微信私戳学长学姐。— 戴植锐2016/09/29 16:11

以上是我在做滞后摆的时候一个多星期疯狂阅读20几篇(其中一篇25页的比较重要,读了好几遍),以及在刘继聪、吴迪两位大神的指点下总结出来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课题起步时,可以先从知网或者百度学术(其实百度学术不算太烂。。。真的)上检索相关的中文文献,便于对课题建立初步的了解
  2. 查阅文献时不要吊死在一颗树上,可以尝试使用多种搜索引擎、数据库,其中搜索引擎如Google Scholar,百度学术,Bing学术等,数据库参见图书馆网站。另外从实际搜索体验来看,图书馆“望道溯源”系统对外文文献的检索效果一般,并不推荐首选。另外外网使用图书馆代理时对部分外文资源的支持不是很好。
  3. 从网络上下载到的文献一般采用pdf格式,提取文本时会含有大量换行符,可采用word替换功能批量删除换行符(^p回车,^l换行)。使用在线翻译时建议每次翻译的文字不要太长,在使用Bing翻译过长文字时可能不会显示某一单词的释义。
  4. 擅于使用已有文献中的参考文献 — 吴迪 2016/09/29 20:31

相比前面的大神,我在课题探究过程中犯了一些基础性的错误,于是分享一下我的反思

  1. 需要读的文献很多的时候,可以先全部浏览一遍,根据图与公式将文献分类后,记录下所有用到的方法,再细读原理、模型假定等。
    1. 如果方法中有计算机模拟、视频跟踪记录等可以用软件的完成的,请尽快学习相关软件。不用低估自己,matlab、mathematica再反复看语法,理解语法套路并多用help和百度很快就能使用。其他软件,如模拟的comsol,画图的SolidWorks,可以下载教学视频,听1小时操作1小时,便能在有时百度的情况下学会使用这些软件。/之前做玻璃杯振动的课题,做完后才学comsol发现这么好学/
  2. 自动化思维很重要,当你在多次连续测量的时候应想到tracker,反复进行同样运算则应编函数加批处理。
  3. 合理寻求帮助。任何软件问题都应先百度或者寻找教程pdf版;所有问题,如果要问学长老师的话,请尽量详尽的描述问题(可配图),并指出你的困惑或需要帮助之处。问的越细致越便于解答。
  4. 当这个课题涉及的领域研究的比较透彻,那就一定会有相关的专著。这时候图书馆就是个好帮手。专著提供比文章更丰富全面,但需要从文章中找到关键词,以便于搜寻。
    1. 除此之外,当书上公式极其复杂时,那么GitHub说不定就有别人已编好的程序,或者文献上就会有各种递推算法。这能节约很多时间并提高可计算性。课题2 mie散射程序matlab版
  5. 做实验应善于使用实验记录本,可参考这一页面关于如何准备课程和一些实验技能的介绍。后悔之前没看到。

讨论区

感谢刘晋榕同学的分享! — 乐永康 2017/11/03 17:14
  • course/interesting_problems/2018/topics.txt
  • 最后更改: 2018/10/14 09:05
  •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