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顿散射实验

  1. 实验负责人:吴奕初
  2. 小组成员:张高龙
  • 12月5日版本:

修改中的版本

1927 年康普顿因发现康普顿散射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国物理学家吴有训也曾对康普顿散射实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而部分教科书也把康普顿效应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该经典实验中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已经超越了具体实验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生可以真实地窥探诺贝尔奖的奥秘,拉近与诺奖的距离,拓宽科学视野,领悟科学巨匠们高尚的学术品德和迷人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γ能谱的定标(能量刻度),验证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能量与散射角的关系。

γ能谱测量及分析,验证康普顿散射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虚实结合-利用虚拟放射源及数字化多道技术,测量多种放射源γ能谱并计算物质对不同γ射线能量的吸收系数。

阅读康普顿散射的经典文献,采用符合测量技术,高精度验证康普顿散射的γ光子能量及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核测量仪器的使用,设计精确测量的实验方法,虚实重构设计创新实验。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闪烁体及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单道及多道分析器的工作原理;γ能谱的组成及分析;多道分析器的能量刻度方法;符合测量技术;γ射线的吸收;康普顿散射效应;微分散射截面。

核科学与核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和计算机。

  • 室内实验与室外实验相结合(Indoor experiment & Outdoor experiment)–校园环境天然放射性的检测与评价。
  • 验证辐射强度与距离平方反比率的实验(见发表的文章,郭晨雷, 任赫, 陶韬, 孙文杰, 张高龙(通讯作者), 钱建强等,验证辐射强度与距离平方反比率的实验,《大学物理实验》,Vol24(1) (2011) 35.)

讨论区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乐永康 2019/12/05 13:01
乐老师,在上面添加了扩展的实验,并附上已发变的文章。
  • public_forum/lab_standard/advlab/compton_effect/start.txt
  • 最后更改: 2020/02/01 15:50
  • 由 xiaole